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
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
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
1940年,延安自然科学院;1952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厚植人才发展“新生态”,共赴“北理”锦绣前程
建强人才聚集“新高地”,共画“北理”宏伟蓝图
激发人才创造“新活力”,共创“北理”一流事业
“十三五”以来,北京理工大学持续优化、实施了与国际接轨、并具有北理工特色的“预聘-长聘-专聘”教师聘任体系。现面向全球选聘具有高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学者,汇聚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一、岗位类别
年度拟引进人数
教师岗位:200+ 博士后研究人员:300+
专聘岗位:包括杰出教授、讲席教授、特聘教授
学术造诣高深,在其研究领域取得国际同行认可的重要学术成就,具有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能够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的学术领军人才。
长聘岗位:包括长聘教授、长聘副教授
创新发展潜力大,在其研究领域取得国际同行认可的突出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科方向带头人。
预聘岗位:包括准聘教授、预聘副教授、预聘助理教授
获得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具备较好的学术背景及发展潜力,已取得一定学术成绩的优秀青年人才。原则上,准聘教授年龄不超过40周岁,预聘副教授年龄不超过35周岁,预聘助理教授年龄不超过32周岁。
博士后研究人员:包括特立博士后、团队岗、科研岗、思政岗
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较强的创新活力和学术潜能,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获博士学位3年内,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二、学科领域
三、待遇保障
1.在满足北京市落户条件下,协助解决北京户口。
2.按照相应岗位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结合教学研究工作实际,在实验办公条件、团队配备、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3.学校秉持一流学术标准甄选人才,同时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并建立长效增长机制。
4.按照相应岗位提供住房补贴、协助解决过渡性公寓。
5.解决子女入托入学问题,为引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四、联系方式及应聘办法
将应聘所需材料整合成一个PDF文档,以“姓名-岗位类别-院系/学科”命名,发至各院系联系人邮箱并抄送至人力资源部邮箱
教师岗位
联系人:朱嘉宝、李川东
电话:+8610-68912334、4243
邮箱:bitzhaopin@bit.edu.cn, bitrcb@bit.edu.cn
博士后研究人员
联系人:孙川东、王桂雪
电话:+8610-68914539
邮箱:bitpostdoctor@bit.edu.cn
应聘网站:http://rszhaopin.bit.edu.cn/zp.html#/
电话咨询时,请将消息来源(高校教师招聘网)告知用人单位。 并抄送至:jszpw01@163.com(邮件主题:高校教师招聘网-姓名-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