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创建于1949年,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1996年由阜新矿业学院更名并升格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9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签署协议共建学校,2013年获批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9年入选辽宁省重点建设的10所国内一流大学之列。
学校现建有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玉龙校园和葫芦岛校区龙湾校园,占地4240余亩。学校着力加强“”建设,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现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辽宁省一流学科、7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12个国家一流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0个辽宁省一流专业、12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科技研发平台;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社科基地。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拥有2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辽宁省教学团队、2个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两院院士(双聘)6人、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9人、辽宁特聘教授19人、二级教授17人;有3名教师被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师入选第一批辽宁省学术头雁,26名教师被评为省教学名师,30名教师入选“兴辽英才”计划,124名教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学校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太阳石精神”为核心、以“家文化、和文化、廉文化、创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文化。
学校始终坚持把本科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建设一流本科和一流专业,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国际视野和“太阳石精神”的一流应用创新型人才。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99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5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其中有10余名校友先后当选为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中纪委委员;有国务院副秘书长,有数十名国家部委领导、省委书记、省长、市委书记、市长,有4名校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有30余名校友担任国内知名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有一大批校友担任国有或民营大中型企业掌门人。
辽宁工大人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敏锐的思维、更加开阔的胸襟、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过硬的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实施特色发展战略、质量提升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强校战略、文化引领战略,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研究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
矿业工程 | 力学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
序号 | 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1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2 | 0819 | 矿业工程 |
3 | 0816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4 | 0801 | 力学 |
5 | 0837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6 | 0802 | 机械工程 |
7 | 0814 | 土木工程 |
8 | 0808 | 电气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
序号 | 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1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2 | 0819 | 矿业工程 |
3 | 0801 | 力学 |
4 | 0802 | 机械工程 |
5 | 0814 | 土木工程 |
6 | 0816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7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8 | 0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9 | 0808 | 电气工程 |
10 | 0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1 | 08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12 | 1202 | 工商管理 |
13 | 0835 | 软件工程 |
14 | 0837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5 | 0818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6 | 0701 | 数学 |
17 | 0202 | 应用经济学 |
18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9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 | 0907 | 林学 |
一、辽宁工程大学人才需求一览表
院系 | 专业及方向 | 学历要求 | 联系人 | 备注 |
矿业学院 | 矿业工程 | 博士 | 王东 |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博士 | 单亚飞 | 葫芦岛校区 |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博士 | 祝会忠 | |
力学与工程学院 | 力学 | 博士 | 肖晓春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机械工程学院 | 热能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 博士 | 赵丽娟 | |
机械工程 | ||||
工商管理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博士 | 贾凯威 | 葫芦岛校区 |
工商管理 | ||||
经济学 | ||||
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博士 | 唐巨鹏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建筑与交通学院 | 交通运输工程 | 博士 | 巩玉发 | |
建筑学 |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 | 博士 | 彭继慎 | 葫芦岛校区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博士 | 南敬昌 | 葫芦岛校区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博士 | 宋子岭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博士 | 杨绍斌 | |
材料物理、化学类 | ||||
理学院 | 数学 | 博士 | 王皓 | |
物理 | ||||
软件学院 | 计算机类相关专业 | 博士 | 沈学利 | 葫芦岛校区 |
人工智能 | ||||
营销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博士 | 李宝库 | 葫芦岛校区 |
经济学 | ||||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 公共管理 | 博士 | 孙振江 | |
法学 | ||||
传媒与艺术学院 | 新闻传播学 | 博士 | 王胜源 | |
数字媒体技术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博士 | 杨秋生 |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
思想政治教育 | ||||
基础教学部 | 数学 | 博士 | 杨鑫 | 葫芦岛校区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博士 | 李玲 | |
体育学院 | 体育 | 博士 | 刘大明 | |
创新实践学院 | 计算机应用、机械领域具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力 | 博士 | 徐光宪 | |
应用技术与经济管理学院 | 电气、土木、计算机、软件 | 博士 | 李洪珠 |
二、人才引进程序
1.个人向学校招聘邮箱或学院投递简历。
2.学校或学院通过邮件或电话向应聘者反馈,双方商议面试时间。
3.学院组织面试考核。
4.学校面试。
5.面试通过人员和学校签订就业协议。
6.面试通过人员按国家相关政策在人事处老师的指导下办理入职手续。
7.我校人才引进全时进行,应聘者可随时投递简历或电话应聘。
三、人才引进政策
人才
(一)引进范围
第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学家。
第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具备专业领军能力的专家、学者。
第三:具有较高国内影响力的、具备领军人才培养潜力的专家、学者。
第四:年龄在45周岁以下优秀专家、学者。
海归人员应在国外一流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有5年以上的科研经历,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较高的研究水平。
国内应为本领域知名教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主持过两项以上国家级项目,且获得过国家科技奖(前3名)或省级科技奖二等奖(政府奖主持人);
2.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级优秀专家,省级特聘教授及相当学者;
3.省级教学名师或国家精品课主持人,且获得过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前3名)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人)。
第五:具有发展潜力的博士人才,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年龄在35周岁以下,本科和博士毕业于国内外一流大学,研究内容处于本学科前沿,取得高质量学术成果,具备冲击第三人才的潜力。
2.年龄在40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和副高级职称,主持2项国家级项目,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或开展高质量成果转化工作。
第六:胜任教学工作的应届博士,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3.年龄在35周岁以下,国内外一流大学或世界一流学科博士毕业,取得较好的学术成果,具备较大发展潜力。获国家奖学金的博士和学科急需的博士,且具有突出的学术成果和发展潜力,可放宽对毕业院校的要求。
4.年龄在40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和副高级以上职称,主持国家级项目,具有较好的教学成果或科研成果。
博士教师:年龄在40周岁以下,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且具备岗位所需其他条件。
(二)待遇
1.职称、薪酬、住房、经费。
岗位 | 薪酬待遇 | 免费住房面积 | 理工类/社科经济类 | |
一 | 教授 | 面议 | 面议 | 按需 |
二 | 教授 | 年薪120万元 | 200 | 400/200 |
三 | 教授 | 年薪50万元 | 200 | 200/100 |
四 | 教授 | 每月6千人才津贴 | 120 | 50/25 |
五 | 副教授 | 每月6千人才津贴 | 120 | 50/25 |
六 | 讲 师 | 每月1千人才津贴 | 90 | 10/5 |
博士教师 | 讲师 | 一次生活(租房)补贴5万元 | 无 | 5 |
2.学校根据国家政策协助解决引进人才的子女入学和配偶工作安置。
3.人才引进可一事一议,通过面试与评价确定待遇。
(三)首聘期6年。
四、联系方式
阜新校区地址:辽宁省阜新市中华路47号
葫芦岛校区地址: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湾大街188号
联系人:李刚 13904985246
联系电话:0418-5110364
招聘邮箱:lngdzp@sohu.com、lngdzp@126.com
电子邮件标题格式:高校教师招聘网+应聘岗位+姓名+学历+专业。
(并抄送至邮箱:jszpw01@163.com)
学校网址:www.ln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