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现有杨浦、临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200亩。目前,共有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等12000余人。学校始终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办学方针,树立“务实致用,明理致远”的办学理念,以“高质量、有特色”为目标,对接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积极发挥行业、地域和区位优势,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坚持面向电力生产和现代化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学校设有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含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和人文艺术学院共13个二级学院和38个本科专业。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5个,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拥有上海市IV高峰学科1个,高原学科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目前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动力、工程管理4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我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电气工程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有一支数量稳定、专业素质高、年龄层次及学缘结构分布合理的教师队伍。全校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包括各类高层次人才在内的专任教师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达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60%以上。随着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者和优秀博士毕业生陆续充实教师队伍,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逐年提高。学校涉电专业教师70%以上有企业工作经历,40%以上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为培养国际视野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促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经学校研究,现面向海内外诚聘杰出人才。
一、教师岗位招聘
招聘部门 | 招聘专业 | 研究方向 | 部门联系方式 | 应聘条件 | 待遇 |
电气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 | 新型电力系统 | 联系人:张老师 | 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为50岁以下,身体健康,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科研学术能力。 | 面议,特别优秀人才一人一事一议。 |
自动化工程学院 |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 | 智能发电、智能机器人、综合智慧能源、分布式能源、能源互联网、控制系统安全等 | 联系人:张老师 | ||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 清洁低碳发电技术、高效储能技术、安全发电与智能制造、新能源装备智能运维 | 联系人:杨老师、武老师 | ||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化学工程与工艺 | 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能源化工、环境化工 | 联系人:刘老师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安全等 | 联系人:陆老师 |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集成电路专业、通信专业 | 集成电路设计与工程、智能电网通信技术 | 联系人:严老师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财务管理、统计学、经济学等 | 电力市场、能源经济、能源管理等 | 联系人:樊老师 | ||
数理学院 | 物理学、数学 | 光伏物理、纳米能源、优化算法、稳定性分析 | 联系人:蒋老师 | ||
能源电力科创中心 | 电气专业 | 新型电力系统、综合能源 | 联系人:栾老师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及相关专业方向 | 联系人:沈老师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英语语言学、文学 | 联系人:高老师 |
二、应聘方式
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及应聘材料(学历、学位、职称、获奖、科研成果目录及代表作等)电子版发至招聘部门邮箱,邮件主题中注明“应聘岗位+姓名”。
三、学校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城环路1851号图文信息中心1007室 人事处
邮政编码:201306
联系电话:021-61655045
学校网址:https://www.shiep.edu.cn
联系人:袁老师、周老师、赵老师
联系邮箱:shieprsc@163.com
电子邮件标题格式:高校教师招聘网+应聘岗位+姓名+学历+专业。(并抄送至邮箱:jszpw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