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提前了解所有的面试细节,预想自己可能面临的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对一件事情越了解,我们在处理的过程中就越不容易紧张,所以作为考生,我们在提前准备的过程中就要关注整个考试本身,了解从进场到离场所有的过程、了解结构化面试的所有题型,有了基本的认知,就会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不会畏惧,我们才能从容不迫。
二是进场之前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要知道我们在面试的过程中心态有很大的起伏,要想克服,积极的心理暗示很关键。比如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为自己加油打气,形成良性循环;或者暗示自己考场就是大型的“聊天室”,将考官想象成一些希望了解年轻人想法的“老年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弱化内心的抵触情绪。
三是要懂得选择。
要知道“交流的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里,当感觉部分考官给予较大的压力时,我们可以选择与其他考官进行交流,当调试好心态后,再次尝试与其交流。
四是可以在交流感的前提下,利用交流的角度,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考官的某一局部上,进行心理调整后,在继续与考官进行交流。
五是考生要知晓在面试的过程中,我们想到的就是我们认为最适合和最正确的。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要否定自己的观点,因为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话,怎么能寄希望于考官相信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