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步伐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9年高薪诚聘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广东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石油化工特色院校,已有64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现设有19个教学单位,开办有9大学科门类、46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协同育人平台等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33个。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100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15000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27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9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826余人,兼职博导、硕导67人,双聘院士1人。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珠江学者及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等专家学者100多人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学校地处中国南方最大的石化生产基地和水果蔬菜生产基地、魅力中国城10强城市和美丽海滨城市——广东省茂名市,占地面积134万m2,其中西城校区(100万m2)紧邻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森林公园,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居全国城市前列;交通便利,距粤西国际机场(预计2020年前后建成)45Km,距广茂高铁(2019年6月通车)、汕湛高速以及南北通道包茂高速、沈海高速10Km以内,是工作、生活的理想之地。

根据学校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向海内外引进人才(具体招聘岗位见附件1)。

层次

条件

第一层次

两院院士、著名学者。

第二层次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具有同等水平的学者。

第三层次

省级特级专家、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教学名师、省级科学技术重点贡献奖获得者等。

第四层次
(学科领军人才)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部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及具有同等水平的学者、在本学科领域造诣较深、国内有较大影响且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有突出教学成果的教授及其他具有高质量成果、高级别奖项的优秀人才,年龄一般应在45周岁以下。对所从事的学科专业领域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的高水平学术成就,具备以下6项条件中的3项:(1、2中必选一项,3、4中必选一项,5、6中必选一项)
1.近五年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含子课题)2项以上。
2.近五年累计到位科研经费理工科600万元,人文社科类学科150万元。
3.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所发表的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被SCI二区以上收录不少于10篇;所发表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代表作10篇,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二区以上期刊12篇。
4.近五年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0件以上。
5.近五年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本人排名前3名),或获得省(部)级科学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本人排前2名)或二等奖(本人排第1名)。
6.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近五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本人排前2名),或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名第1名)。

第五层次
(学术骨干人才)

学科、专业建设急需,业绩突出且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年龄一般应在45周岁以下。对所从事的学科专业领域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的高水平学术成就,具备以下6项条件中的3项:(1、2中必选一项,3、4中必选一项,5、6中必选一项)
1.近五年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级重大项目(含子课题),或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项以上。
2.近五年累计到位科研经费理工科400万元,人文社科类学科100万元。
3.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所发表的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被SCI二区以上收录不少于8篇;所发表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代表作8篇,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二区以上期刊10篇。
4.近五年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8件以上。
5.近五年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本人排名前5名),或获得省(部)级科学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本人排前3名)或二等奖(本人排前2名)。
6.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近五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本人排前3名),或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名前2名)。

第六层次

学科、专业建设急需,业绩突出且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年龄一般应在45周岁以下。对所从事的学科专业领域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的高水平学术成就,具备以下6项业绩条件中的3项:
1.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
2.近五年累计到位科研经费理工科300万元,人文社科类学科80万元。
3.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所发表的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被SCI二区以上收录不少于6篇;所发表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代表作6篇,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二区以上期刊8篇。
4.近五年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6件以上。
5.近五年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本人排名前6名),或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前4名)或二等奖(本人排前3名)。
6.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近五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本人排前4名),或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前3名)或二等奖(本人排第1名)。

第七层次
(青年博士)

博士
A

年龄一般应在40周岁以下,有高校或大中型企业、国家或省部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经历的,根据其相应工作年限,在上述年龄基础上可增加不超过5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聘为博士A岗。
1.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或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以上论文3篇以上,或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SCI、A&HCI、CSSCI论文2篇以上。
2.近五年主持的科研项目累计到位经费理工科200万元、人文社科类学科60万元,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3篇以上,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SCI、A&HCI、CSSCI论文2篇以上。
3.近五年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本人排名前6名),或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前4名)或二等奖(本人排前2名)或三等奖(本人第1名),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或   EI论文3篇以上,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SCI、A&HCI、CSSCI论文2篇以上。
4.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一区期刊单篇影响因子大于等于15。
5.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所发表的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被SCI三区以上收录不少于5篇,其中SCI一区至少2篇或SCI二区至少3篇;所发表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代表作5篇,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二区以上期刊6篇。

博士
B

年龄一般应在40周岁以下,有高校或大中型企业、国家或省部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经历的,根据其相应工作年限,在上述年龄基础上可增加不超过5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聘为博士B岗。
1.近五年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或EI论文2篇以上,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SCI、A&HCI、CSSCI论文2篇以上。
2.近五年主持的科研项目累计到位经费理工科100万元、人文社科类学科30万元,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或EI论文2篇以上,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SCI、A&HCI、CSSCI论文2篇以上。
3.近五年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本人排名前7名),或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前5名)或二等奖(本人排前3名)或三等奖(本人排名前2名),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或EI论文2篇以上,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SCI、A&HCI、CSSCI论文2篇以上。
4.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一区期刊单篇影响因子大于等于10。
5.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所发表的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被SCI三区以上收录不少于3篇,其中SCI二区至少1篇或3篇代表作影响因子之和大于等于10;所发表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代表作3篇,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二区以上期刊4篇。

博士
C

年龄一般应在40周岁以下,有高校或大中型企业、国家或省部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经历的,根据其相应工作年限,在上述年龄基础上可增加不超过5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聘为博士C岗。
1.近五年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及以上。
2.近五年主持的科研项目累计到位经费理工科50万元、人文社科类学科20万元。
3.近五年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本人排名前8名),或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前6名)或二等奖(本人排前4名)或三等奖(本人排名前3名)。
4.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所发表的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被SCI、EI收录1篇;所发表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代表作1篇,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1篇。

博士
D

年龄一般应在40周岁以下,有高校或大中型企业、国家或省部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经历的,根据其相应工作年限,在上述年龄基础上可增加不超过5岁。

 

业绩折算办法:
(1) 1篇中科院SCI一区论文可等同于2篇SCI二区论文,1.5篇中科院SCI三区论文可等同于1篇SCI二区论文;
(2) 1项国际发明专利可等同于1篇中科院SCI一区期刊论文,1.5件授权国内发明专利可等同于一篇中科院SCI二区论文;
(3) 1篇CCF的A类论文可等同于1篇中科院SCI一区期刊论文,1篇CCF的B类论文可等同于1篇中科院SCI二区期刊论文。

(1)海外获得博士学位或有两年以上(含两年)海外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者,可不受第一层次至第六层次(新增)人才招聘条件中相应资历和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实际取得的高水平业绩成果由学术委员会认定其符合层次。

二、引进人才待遇

1.各类别人员待遇如下:

引进
层次

安家费及购房补贴(万元)

科研启动
(万元)

年薪
(万元)

博士津贴
(元/月)

配偶条件及安排方式

备注

事业单位总量管理

聘任制人员

新机制合同工

第一至三层次

具体待遇面议。

配偶按事业单位总量管理内安排。

1、配备科研助手,提供较完备的科研仪器设备和办公设备。
2、业绩特别突出者,待遇可面议。

第四层次

150

150-200

≥120

 

配偶按事业单位总量管理内安排

第五层次

60-120

60-100

50-80

 

第六层次

35-60

40-60

30-50

 

属原单位编内人员且具有全日制本科;或具有硕士学历学位。

全日制本科且具有硕士学位

专科及以上学历。

可申请省市人才项目相关补贴。

第七层次

博士
A

35+X

30(理工科类)
15(人文社科类)

 

3000

属原单位编内人员且具有全日制本科;或具有硕士学历学位。

全日制本科且具有硕士学位

专科及以上学历。

“X”为广东省及茂名市博士补贴。符合条件的博士可推荐申报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青年博士项目,由省财政一次性给予每位博士20万元、博士后30万元生活补贴。同步可申请茂名市高层次人才项目(补贴标准待定)。  

博士
B

30+X

30(理工科类)
15(人文社科类)

 

属原单位编内人员全日制本科且具有硕士学位;或具有高级职称。

具有硕士学历学位。

专科及以上学历。

博士
C

25+X

30(理工科类)
15(人文社科类)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或具有高级职称。

具有硕士学历学位。

专科及以上学历。

博士
D

20+X

30(理工科类)
15(人文社科类)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或具有高级职称。

具有硕士学历学位。

专科及以上学历。

说明:(1)对于全球TOP200高校或年度全球自然指数排名在前100位的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海外青年博士毕业生或有两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的,除享受相关引进待遇外,另外增发20万元的安家费及住房补贴;其它海外博士学位获得者或有两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者:博士A、B、C岗人员分别增发10、6、4万元安家费及住房补贴。

(2) 第七层次人才A、B岗,具有副高职称者,安家费及购房补贴增加5万元,属理工科的科研启动费增加10万元,属人文社科的科研启动费增加5万元。

(3) 夫妻双方均具有博士学位,且均符合人才引进政策条件的,夫妻双方均可100%享受相应层次安家费、购房补贴、科研启动费等待遇,均可申报省市人才项目。

(4)引进人才的科研启动费,按学校科研管理规定立项管理。

(5)同时符合多个层次条件的引进人才,按最高的一项为准。

(6)本市工作并已有住房人才,不再发放购房补贴,按不同层次人才给予发放安家费(博士正高15万元、博士副高12万元、博士(后)9万元),配偶在本市工作的不予安排工作。

 (7)配偶身份以结婚证为依据确认,特别优秀或急需的引进人才配偶,由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其工作安排方式。

2.对引进人才提供最长2年的过渡房,其中第1年免房租,第2年按学校相关规定收取房租。若学校房源不足,无法提供过渡房,则按博士教授1500元/月、博士后或博士副教授1200元/月、博士1000元/月标准提供共计12个月租房补贴。夫妻双方均符合上述条件时,租房补贴以最高一方为准,不重复计算。

3.引进人才到校工作后,学校凭票据报销来校面试往返及报到单程交通、住宿费用。

4. 内聘为教授或副教授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新进博士,学校内聘为教授(聘任期限为3年)。如符合第六层次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应聘条件者,可直接应聘相应层次岗位。

(1)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以上,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二区以上论文6篇以上,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SCI、A&HCI、CSSCI期刊排名前30%论文6篇以上;

(2)近五年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本人排名前3名),或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前2名)或二等奖(本人第1名),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二区以上论文6篇以上,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SCI、A&HCI、CSSCI期刊排名前30%论文6篇以上。

(3)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新进博士,学校内聘为副教授(聘任期限为3年)。

(1)海外留学博士学历学位人员;

(2)博士后出站人员;

(3)主持国家基金的博士学历学位人员。

(4)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SCI一区1篇,SCI二区2篇,或3篇代表作影响因子之和等于大于10。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代表作2篇;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二区以上期刊3篇。

发表论文时间的界定:到校正式报到之日前论文已发表并能提供论文收录的检索证明;或到校正式报到之日前提供论文录用函,报到后3个月内提供论文收录的检索证明。

三、招聘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3.忠诚教育事业,恪守学术规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具有优良的学风和高尚的师德。

4.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以及应聘岗位所需的专业或者技能条件。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与应聘:

1.受行政处分未满5年或其它行政处分正在处分期内的。

2.曾因超生被有关单位依照人口与计划生育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决定,从该处理决定作出之日起未满5年的。

3.近两年内,在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考试、体检或考察中存在违纪行为的。

4.因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或者刑事处罚期限未满的人员。

5.到法定退休年龄,社保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不足15年者。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应聘的情形。

四、关于进入方式

(一)按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相关政策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人员直接纳入事业单位人员总量管理:

1.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人员;

2.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新进人员;

3.符合随调条件的引进人才配偶。

(二)符合聘任制人员安置条件的引进人才配偶采用聘任制聘用,实行与事业单位薪酬体系基本相同的协议工资, 按《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非事业编制人员管理办法(试行)》进行管理。

(三)符合新机制合同工安置条件的引进人才配偶,采用新机制聘用,按《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新机制合同工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管理。

五、报名

自招聘公告发布之日起接受报名。应聘人员同时提供如下材料:

1.《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

2.身份证

3.学历(学位)证书(第一至最高学历学位均需提供,国外留学生需提供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

4.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5.个人简历(项目注明年份、排名和金额,论文注明作者排名、发表时间、收录及分区情况)

6.个人教学科研业绩证明材料

7.需要解决配偶工作的请提供结婚证、计划生育证明及配偶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证明材料

以上材料均提供电子版,并打包发送到二级单位招聘专用邮箱(详见附件1)。投送应聘材料邮件主题:应聘岗位+姓名。材料不全者,概不受理。

六、服务期

事业编人员服务期8年,聘任制人员及新机制合同工服务期3年,未满服务年限调离、辞职、离职、私自外出进修、自费出国留学的,应承担违约责任,并按学校相关规定全额退回学校发放的购房补贴及按服务年限退回安家费。

七、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广东省茂名市官渡二路139号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人事处(邮政编码:525000)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纪老师  杨老师    2981161

应聘材料投递邮箱及联系方式:详见附件1。

传真:0668-2981161

网址:http://web.gdupt.edu.cn/renshichu/

招聘工作监督投诉电话:0668-2923378(纪委监察处)

 

附件:

1.2019年教师招聘岗位一览表.pdf

2.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doc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2019年6月11日

浏览次数:

高校教师招聘网www.jszpw.net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中国高校教师招聘、硕博招聘、研究生招聘平台-----高校教师招聘网

高校教师招聘网为求职者提供优质高校招聘信息